氯加入水中要消耗在微生物或黏泥等产生的有机物质上,还要被含活性氮的化学物质如氨、聚丙烯酰胺等所消耗而形成氯胺,因此,只有满足了这些需氯的消耗后,水中才会出现游离有效氯,这个过程称为“转效点氯化”,也即往水中加氯,只有过了转效点后,加入的氯才会产生多余的游离有效氯,该游离的剩余氯,常简称为余氯,见第二章184题及185题。
为保证杀生效果,在冷却水系统中要保持一定的余氯量和维持一定的接触时间,余氯量和接触时间要视系统的情况而定,一般循环冷却水的回水余氯量保持在0.2~1.0mg/L。
投氯的方式有连续和间歇两种。连续加氯是在水中经常保持一定的余氯量。间歇式加氯是在一天中间歇地加1~3次,或每两天加氯一次,每次达到规定的余氯量后维持一定接触时间后停氯。
加氯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干的气体氯化器,它利用合适的扩散器供给系统氯气;另一种液体氯化器是利用水射器将水和氯气混合后,再加入系统中。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一般是将氯加入冷水池的水面下,在正常水位下2/3水深处,并远离水泵的吸水口,这样可使氯在水池中有充分的接触时间。
余氯量的监测应在系统的终端进行,即在入塔的回水管上采样,因为终端如能保持一定的余氯量,则整个系统都可保证有余氯存在。
氯加入系统,会与水中碱度中和,而消耗于有机物产生的H2S和SO2时,会产生氢离子,其反应如下:
碱度减少和反应生成的H+会降低循环冷却水pH值,因此,在加氯的过程中,为避免循环水pH值过于偏低,必须中断或减少为调pH而投入的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