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动向,需根据不同工艺流程的特点通过易泄漏的化学分析项目进行观察:
(1)余氯(游离余氯) 加氯杀菌时要注意余氯出现的时间和余氯量,如余氯出现的时间较正常时间长得多,或余氯量总是达不到规定的指标,这时就要密切注意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动向,因为微生物繁殖严重时就会使循环冷却水中耗氯量大大地增加。
(2)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 循环冷却水中一般不含氨,但由于工艺介质泄漏或吸入空气中的氨时也会使水中含氨,这时不能掉以轻心,除积极寻找氨的泄漏点外,还要注意水中是否含有亚硝酸根,水中的氨含量最好是控制在10mg/L以下。其他含氮化合物,如尿素、乙醇胺等都能促进微生物繁殖。
(3)NO-2 当水中出现含氨和亚硝酸根时,说明水中已有亚硝酸菌将氨转化为亚硝酸根,这时循环冷却水系统加氯将变为十分困难,耗氯量增加,余氯难以达到指标,水中NO-2含量最好是控制在<1mg/L。
(4)化学需氧量(COD) 水中微生物繁殖严重时会使COD增加,因为细菌分泌的黏液增加了水中有机物含量,故通过化学需氧量的分析,可以观察到水中微生物变化的动向,正常情况下水中COD最好<5mg/L(KMnO4法)。
(5)石油类碳氢化合物 为微生物碳源,促进微生物繁殖,并容易黏附在系统中的集水池、滤网、水冷器等处,很难清除,最好<5~10mg/L。
(6)单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如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烷、乙苯、丙苯等容易使菌数增长,并产生黏泥。
(7)醇类及醛类 如甲醇、乙醇、乙二醇、乙醛等易使菌数增长,并产生黏泥。
(8)硫化氢或二氧化硫 产生异味,使pH下降,为还原性,消耗氯,并促进好气异养菌及硫氧化细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