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剂是能够控制产生水垢和污泥的水处理化学药剂。常将阻垢剂与缓蚀剂共同称为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稳定剂,或缓蚀阻垢剂。通常的水处理剂往往同时具有缓蚀和阻垢两种性能,所以有时不能截然区分缓蚀剂和阻垢剂,只能按其主要性能区分。例如,通常认为有机磷酸盐是阻垢剂,也有缓蚀作用;聚磷酸盐为常用的缓蚀剂,也有阻垢作用。

早期采用的阻垢剂都是经过加工的天然聚合物产品,如淀粉、葡萄糖酸钠、丹宁、磺化木质素等。天然阻垢剂具有价格低廉、无公害等优点,但其阻垢率较低,故药剂用量较多,一般在循环冷却水中的浓度需保持50~100mg/L以上,葡萄糖酸钠约需200~500mg/L。由于天然聚合物的阻垢效果不能满足生产上越来越高的要求,不利于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提高,所以使用者渐少,并多不单独使用,而是与人工合成的缓蚀阻垢剂复合使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的新型阻垢剂均为人工合成或聚合产品,比天然阻垢剂的阻垢率高,能够满足更高的阻垢要求。其使用浓度仅为几个毫克每升,一般<10mg/L。常用的阻垢剂有以下几类。

(1)聚羧酸类 常用的均聚羧酸有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及水解聚马来酸酐。近年已开发出多种二元或三元共聚物,如丙烯酸-丙烯酸酯、丙烯酸-水解聚马来酸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AMPS等共聚物。

(2)膦酸类 常用的有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及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EDTMP)。

(3)有机磷酸酯类 如六元醇磷酸酯、聚氧乙烯基磷酸酯。

(4)膦羧酸类 如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