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循环冷却水系统采用间断加药方式,如每日或每班(8H)向系统中投加一次缓蚀阻垢药剂。由于排污水带走了部分药剂,所以循环水中药剂的浓度会逐步降低。如果补充水及排污水都是连续进行的,而且其水量大致稳定,则循环水中药剂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式如下:

如何计算间断加药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药剂的消耗量?-水处理设备与技术

式中 V———系统容积或保有水量,m3

B———排污水量(包括渗漏、风吹损失),m3/h;

C0———药剂初始质量浓度,mg/L;

C———药剂变化后质量浓度,mg/L;

t0———形成C0时的时刻,H;

t———形成C时的时刻,H;

e———自然对数底数,约为2.718。

例如,某系统容积为6000m3,连续排污量为300m3/h,每8H加药一次,加药后初始浓度为10mg/L,则8H后药剂浓度为:

C=10e-300(8-0)/6000=10e-0.4=6.70mg/L

8H需补充的药量为:

(C-C0)V/1000=(10-6.70)×6000/1000=19.8kg

掌握药剂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关系,一方面可以计算间断加药每次的加药量,另外可掌握每个加药间隔期间药剂的最高及最低浓度范围。如上例,每8H加药一次,药剂浓度范围为6.7~10.0mg/L。实际上起缓蚀阻垢作用的浓度是6.7mg/L而不是10.0mg/L。如果这个浓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则应提高初始浓度(如将10.0mg/L提高到12.0mg/L或其他浓度)或者降低加药间隔时间(如将8H降到4H)。

以上计算式未考虑药剂的化学降解或沉积,所以实际上变化后药剂浓度要比以上计算值低一些。这部分因降解、沉积等原因造成的药剂损失与药剂的性质、停留时间、水质等因素都有关系,很难用理论式来计算。一般多由现场实测或进行该药剂的专门试验,归纳成损耗率公式进行计算。有时可用以上浓度与时间关系的理论式计算结果与实际药剂损耗率进行对比来估计某些易水解药剂(如聚磷酸盐)的水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