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年平均降雨量为648.2mm(1956~1976年平均值),淡水资源总量为2.8142×1012m3/a(1012 m3/a,万亿立方米每年),其中河川年径流量为2.7115×1012 m3/a。年径流量约占全球的5.8%,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美国、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少,但由于地广人多,所以我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及单位国土水资源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值。按我国水利部门的统计资料[75],1995年我国人口为12.11亿,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323m3/a,人均年径流量为2238.6m3/a。在统计的153个国家中我国排名为第121位。如以2007年末的13.21亿人口计,人均年径流量仅为2052.6m3/a。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约为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国际上确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m3/a为生存起码需求标准,2000m3/a则处在严重缺水的边缘。我国2005年末每公顷耕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2210m3/a,折合成亩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1480m3/a,为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三左右。
世界及部分国家的国土面积、耕地面积、人口及水资源情况见下表。在153个国家中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冰岛居第1位,科威特为第153位。
世界及部分国家的水资源情况[75]
①以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代表。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也很不均衡。我国属季风气候,降水大部分集中在汛期。夏季径流量几乎占全年的40%,大量淡水未被利用就通过洪水排入大海。而其余时间又往往缺水。从地区上来说,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径流量约占全国的81%,而北方广大地区不足20%。南方人均年径流量约为4000多立方米,北方只有900多立方米,南方为北方的4.4倍。北方特别干旱地区人均年径流量往往还低得多,例如河北省仅约300m3/a。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南方约为北方的9.1倍,南方亩均径流量约为4100m3/a,北方约为450m3/a。
由于我国20世纪气候变暖的趋势与世界一致,近50年来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局部地区干旱更趋加重。水资源更加不平衡。以上情况说明:我国是贫水国家,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十三个贫水国家之一。对于我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尤其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不能做到节约水资源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水资源问题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我国政府对环境和水资源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已于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并规划和正在实施“南水北调”等宏伟的水利工程。每一个水处理工作者,尤其需要加强管理、挖潜、杜绝浪费、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