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氯是指氯型杀生剂加入水中所能产生的具有氧化能力的氯含量。氯气加入水中后几乎全部转化为具有氧化能力的HClO或ClO,故其有效氯含量为100%。而次氯酸盐、二氯异氰尿酸盐等氯型杀生剂的有效氯均低于100%。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有效氯理论值为64.5%,代表值为61.0%。

由于水中含有一定的微生物、黏泥、有机物及其他还原性化合物,要消耗掉一部分有效氯,这部分被消耗的氯称为需氯量,加氯量正好达到需氯量控制点时,称为转效点。只有加氯超过需氯量之后,也就是加氯超出转效点之后,才能测出水中的游离余氯量。转效点加氯就是向水中加入足够量的氯,直到满足需氯量,再继续加氯使之有剩余氯产生,而剩余的部分氯称为游离余氯或简称为余氯。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 5749—2006)规定,加氯接触30min后,游离性余氯不应低于0.3mg/L;对于集中式给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余氯不应低于0.05mg/L;对于不同用途的工业用水,其控制余氯量也不相同。保留一定数量余氯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持续的杀生力,防止水的污染。

结合氯是氯与水中某些化合物反应生成的具有氧化能力的氯的化合物。例如氯与水中的氨反应生成一氯胺(NH2Cl)、二氯胺(NHCl2)及三氯胺(NCl3),它们仍有一定的氧化能力,其含氯总量称为结合氯,或化合性氯。

加入水中的氯量如高于需氯量与结合氯之和时,剩余的氯在水中多以HClO和ClO存在,称为游离(余)氯,或自由性氯(游离余氯=Cl2+HClO+ClO)。

水中余氯的总和为总氯。平时所分析得的余氯实际上是游离氯与部分具有氧化能力的结合氯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