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控制回流系统有三种方式:保持回流Qr恒定;保持回流比R恒定;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量Qr及回流比R,使系统处于相应最佳状态。这三种方式适合不同的情况。
(1)保持回流Qr恒定 这是相当多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适应进水流量Q相对稳定,水质波动不大的情况。
(2)保持回流比R恒定 当进水量、水质变化时相应调整回流量Qr。在剩余污泥排放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保持MLSS、F/M以及二沉池内泥位基本恒定。回流比R不随进水量Q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处理效果。
(3)定期或随时调节回流量及回流比 这样能保持系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这种操作复杂一些,但这是稳定运行所必需的。一般有4种方法调整回流量和回流比。
① 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首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泥位(水面到泥面距离),即选一个合适的泥层厚度(泥面到池底的距离),一般应控制在0.3~0.9m。且不超过泥位的1/3。然后调节回流污泥量,使泥位稳定在所选定的合理值,一般情况下,增大回流量Qr,可降低泥位,减少泥层厚度;反之,降低回流量Qr,可增大泥层厚度。应注意调节幅度每次不要太大,使回流比变化不超过5%,回流量变化不超过10%,具体每次调多少,多长时间后再调下一次,则应根据情况决定。
② 按照沉降比调节回流量或回流比。以1000ml量筒量取进入二沉池之前的曝气池混合液,模拟二沉池的沉降试验。则由测得的SV30值可以计算回流比,用于指导回流比的调节。回流比与沉降比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③ 按照回流污泥及混合液的浓度调节回流比。此法可用回流污泥浓度RSS,和混合液浓度MLSS指导回流比R的调节。回流比R与回流污泥浓度RSS和混合液浓度MLSS的关系如下:
此公式只适合低负荷工艺,即进水的悬浮物不高的情况下,否则会造成误差。
【例题1】某厂二沉池内泥层厚度一般控制在0.6~0.9m之间为宜。运行人员发现当回流比控制在40%时,泥位在上升,且泥层厚度已超过1.0m,试分析用回流比调节的方法控制泥位上升的方案。
解:先将回流比R调至45%,观察泥位是否下降,如果5h后,泥位仍在上升,则将回流比R调至50%,继续观察泥位的变化情况,直至泥位稳定在合适的深度下,如果回流比调至最大,泥位仍在上升,则可能是剩余污泥排放量不足所致,应考虑增大剩余污泥排放量。
一般情况下,进水水量一天内总有变化,泥位也在波动,为稳妥起见,应在每天的流量高峰时,即泥位最高时,测量泥位,并以此作为调节回流比的依据。
【例题2】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的沉降比SV值为30%,回流比R为50%,试分析该厂回流比控制是否合理及如何调节?
解:将SV30=30%带入公式
因此,该厂回流比偏高,二沉池泥位偏低,应将回流比R为50%逐步调至43%。
【例题3】某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的沉降比SV值为35%,回流比为50%,试分析该厂回流比控制是否合适?应如何调节?
解:将SV30=35%带入式中
因此,该厂回流比偏低,二沉池泥位偏高,应将回流R由50%调至54%。
【例题4】某污水处理厂测得曝气池混合液浓度MLSS=2000mg/L,回流污泥浓度RSS=5000mg/L。运行人员刚把回流比R调至50%,试分析回流比调节是否正确?应如何调节?
解:将MLSS=2000mg/L,RSS=5000mg/L代入公式
因此,将回流比调至50%是不正确的,应将回流比调至67%,否则污泥将随水在二沉池流失。
④ 依据污泥沉降曲线调节回流比。沉降性能不同的污泥具有不同的沉降曲线,如图3-2所示,易沉污泥达到最大浓度所需时间短,沉降性能差的污泥达到最大浓度所需时间较长。回流比的大小,直接决定污泥在二沉池内的沉降浓缩时间。对于某种特定的污泥,如果调节回流比使污泥在二沉池内的停留时间恰好等于该种污泥通过沉降达到最大浓度所需时间,则此时回流污泥浓度最高,且回流比最小。沉降曲线的拐点处对应的沉降比,即为该种污泥的最小沉降比,用SVm表示,根据SVm确定的回流比R运行,可使污泥在池内停留时间较短,同时污泥浓度较高。
图3-2 不同沉降污泥的沉降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