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推进专业建设发展的实践与探索(Word+PDF+ePub+PPT)
在电梯行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推进专业建设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不对外销售)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住宅房地产、商业地产、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等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电梯生产量平均每年递增率近20%,目前中国内地的电梯整机生产量和在用电梯数量都已跃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了电梯领域的世界工厂和制造中心,形成了从电梯产品研发、制造、营销、工程安装、监督检测、维修保养、零部件供应等的全产业链。
广东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强省,高层大型商业建筑楼宇、民用建筑、轨道交通、机场等发展速度、规模更是居于全国前列,形成了庞大的电梯使用市场。广东的电梯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拥有大量的电梯研发生产、安装维保企业,世界上所有知名电梯企业均在广东设有合资或独资的分部,近年来一大批民族品牌电梯企业不断兴起,故广东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电梯生产基地和保有区域,因而形成了巨大的电梯专业人才需求市场。
作为珠三角中心的中山市电梯产业始于1986年中山市电梯厂有限公司的成立。2005年11月,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中山市南区获得了“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称号,基地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1亩=666.67平方米)。经过这20年的发展,中山市电梯产业基地已经集聚了蒂森克虏伯电梯、蒂森克虏伯扶梯、广东菱电电梯、中山广日电梯、中山东日电梯等30多家电梯整机与零部件生产、电梯安装调试与电梯维修保养企业,形成了以蒂森克虏伯电梯和三菱电梯(广东菱电)为龙头的电梯产业链,覆盖了电梯研发、生产制造、安装维保、营销服务、人才培训等行业范畴。
电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因此形成了对电梯作业人员的旺盛需求,不仅电梯的生产制造过程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技能从业人员,而且作为国家纳入特种设备管理的设施,电梯安装调试、维修保养也需要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有从业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把关。
“十一五”期间,2006年为了适应中山市及周边区域电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根据中山市“一镇一品”、“一镇一业”的产业布局特点,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一镇一品一专业”的专业设置思路,并在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电梯制造与维护技术专业方向,开始为地方电梯产业、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2007年本专业成立了以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国家电梯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分院院长李守林为主任和以《中国电梯》杂志社李增健主编为副主任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8年中山市政府南区办事处在国家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园区,为本专业提供了5万多平方米场地共同建成了电梯专业实训基地。2009年本专业成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建成了“全国电梯行业首批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成为国家电梯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培训教材编写的副组长单位。2010年中山市南区被国家科技部确立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火炬计划电梯特色产业基地”,以此为依托,以前期电梯专业方向办学经验为基础,在中国电梯行业协会和国家电梯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的依托单位——中国建筑科学院机械化研究分院、中山市电梯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的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获得审批,成为全国首开的电梯类专业,实现了专业与产业的有效对接,并于当年本专业被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单位,获得了200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大力提升了专业办学条件。
“十二五”期间,本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2年本专业被确立为广东第一批省级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粤教高函〔2012〕115 号);2013年本专业被确立为广东省第三批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专业(粤教高函﹝2013﹞139号);2014年电梯专业成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立项建设单位(粤教高函〔2014〕72 号);2015年电梯专业成为广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立项建设单位(粤教高函〔2015〕24 号)和广东省电梯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立项单位(粤教高函〔2015〕96 号)。
“十三五”开局,2016年初,本专业被确立为广东省首批一类品牌建设专业;2016年7月,本专业被确立为广东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9月,本专业顺利通过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的立项申请。
在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本专业始终能够围绕电梯产业行业发展变化,结合电梯专业建设需要,不断推进电梯行业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对电梯产业结构及其人才需求特点的分析和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的走访调研发现,作为人才的需求侧,电梯整梯和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人才缺口较小,且作业人员一般可由机电类专业人员胜任,人才缺口最大的是电梯安装维保企业,电梯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行业人才的短缺远超电梯生产制造及电梯营销与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迫使作为电梯行业人才供给侧的高职院校电梯专业来说,需要进行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等方面的及时调整,通过“双平台”——“电梯行业人才培养政、校、企、行协作联盟平台”、“电梯学院产、教、学、研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成立理事会形式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南区电梯学院”,组建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中山南区电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从而实现体现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在推进“省重点”、“省示范”、“省品牌”、“省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本专业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敢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十一五”期间,由依靠校企合作实施传统的“2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升级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十二五”期间,由在“省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实施“3对接、3学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升级为在“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实施“多学段、多循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十三五”开始,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在“省一类品牌专业”、“省一流高职院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开展具有电梯行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通过实施“项目式”、“场景式”、“仿真式”教学,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通过“2+1”或“1+2”办学模式改革,为其他中、高职院校提供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通过大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增强了电梯行业影响力,展现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目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基本上形成了“平台带动、多方联动、机制驱动”的办学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能够满足电梯安装与调试、电梯维护与保养领域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知名的人才培养基地。
本书是在对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等方面进行全面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写成的,主要阐述如何通过推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通过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顺势调整,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办学模式逐步拓宽,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与社会服务,来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水平逐步转型升级,实现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本专业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对同类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肖伟平、张继涛担任主编,张书、贺德明、陈秀和担任副主编,殷勤、潘斌、吕晓娟、屈省源等参编。全书由肖伟平统筹规划,张继涛统稿,欧阳育良审稿。
同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李守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化研究分院电梯室副主任恩旺、中山市南区政府经信局局长张才和、中山市电梯行业协会会长李宗钻、中山市非凡教育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庆华、中山市广日电梯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冯斌、广东菱电电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黄英、蒂森扶梯登机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凌云、佛山住友富士电梯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舜武等政府、行业、企业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10月
编辑推荐:目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维护与管理专业基本上形成了“平台带动、多方联动、机制驱动”的办学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能够满足电梯安装与调试、电梯维护与保养领域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特色鲜明、国内一流、行业知名的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