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中洲,余隽,周君伟,耿万鑫,唐祯安 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8年第01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BJS2018010050 DOC编号:DOCYBJS20180100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面向微热板气体传感器的控温采集无线节点设计》PDF+DOC2016年第12期 梁家铭,余隽,吴佳蕊,程春雨,吴昊,周君伟,唐祯安 《有关智能传感器在物联网中应用的探索》PDF+DOC2014年第14期 李静,翟宝毅 《慧闻科技 让人工智能有了嗅觉》PDF+DOC 侯长海 《气体传感器阵列中微加热器的发展现状》PDF+DOC1998年第04期 何秀丽,南金,戴国瑞 《n+p组合结构臭氧气体传感器研究》PDF+DOC2005年第10期 杨留方,谢永安,李开毅,吴兴惠,赵怀志 《n+p组合结构气体传感器选材原则研究》PDF+DOC2005年第06期 杨留方,谢永安,李开毅,赵鹤云,吴兴惠 《微气体传感器阵列及神经网络的应用》PDF+DOC2002年第08期 邓俊泳,冯勇建,吴青海 《传感器芯片系统研究与应用》PDF+DOC2009年第S1期 夏善红,边超,孙楫舟,陈贤祥,彭春荣,董汉鹏,陈庆永,佟建华,郑凤杰,张虹 《微气体传感器微热板电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PDF+DOC2014年第09期 刘丽丽,王连元,郭欣,刘震,刘丽 《微气体传感器结构设计和优化》PDF+DOC2013年第01期 张晓波,陕皓,刘丽,王连元,李守春,王国光
  • 微热板式气体传感器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前景,而传感器芯片批量制造成品率与单芯片加工成本是其能否产业化的关键。在传感器芯片批量制造中引入成熟标准CMOS工艺,采用四臂支撑悬空结构,以钨为加热丝,多层介质薄膜为机械支撑膜,顶层金属为气敏电极;作为对比,同时设计了MEMS工艺流程,制造了以铂为加热丝,PECVD氧化硅和氮化硅为机械支撑膜,黄金气敏电极的相同结构传感器芯片。对比了工艺成本和器件性能,CMOS微热板芯片的功耗、热响应、热稳定性以及成本等性能均达到甚至优于MEMS微热板水平。由于CMOS工艺线量产能力和加工精度均优于常见MEMS工艺线,因此单芯片成本更低,集成度更高,非常适合微热板式气体传感器阵列芯片的产业化生产制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