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新灿,孙守光,李强 单位:中国铁道学会 出版:《铁道学报》2019年第04期 页数:7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TDXB2019040070 DOC编号:DOCTDXB201904007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连续测定垂直向和横向载荷的机车测试用轮对》PDF+DOC1983年第04期 J.Modransky,顾谦 《轮轨接触力新的连续测量法》PDF+DOC1998年第02期 HiroakiIshida,邱景 《轮轨作用力测量技术》PDF+DOC1982年第01期 宁郁 《国内外车轮踏面损伤检测技术综述》PDF+DOC2002年第01期 张渝,王黎,高晓蓉,赵全轲,王泽勇 《车轮六分力计的测量原理与结构分析》PDF+DOC2020年第03期 丁奕 《PVDF压电计在动态应力测量中的应用》PDF+DOC1995年第02期 席道瑛,郑永来 《新型八角环式车削测力仪》PDF+DOC1981年第02期 袁哲俊,唐宜胜,冯玉成,曲原 《对走行安全性的评价和测定》PDF+DOC1977年第04期 《基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车轮几何参数自动测量方法的研究》PDF+DOC2004年第09期 冯其波,崔建英,陈士谦 《车轮辐板除锈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PDF+DOC2008年第04期 徐鲜泉,钱雪军,牛清华,傅佩喜,何昌俊
  • 轮轨接触点对深化分析轮对运行动态行为、安全性、轮轨接触状态及作用力等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传统车轮辐板应力测量车轮垂向力与横向力方法,考虑车轮磨耗影响,提出一种提高识别轮轨接触点准确度的改进测试方法。通过FEM程序ANSYS软件分析沿车轮踏面不同位置分别作用垂向、横向和纵向力时,车轮辐板表面的应力分布状态。由计算结果可知,沿辐板孔横向表面的径向应力分布随作用载荷位置(接触点)呈现特定的变化规律,为测试轮轨接触点位置提供了可行性。研究表明,在车轮辐板特定区域存在着对横向力和纵向力不敏感的应力区域,可消除由横向力和纵向力引起的干扰影响。根据计算和试验结果,找出车轮上应变片识别精度最佳的布置位置、方向和测试组桥方式,针对在线测试,完善测量桥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使测试精度更高,接触点位置的确定更准确。分析因车轮踏面磨耗与镟修导致对车轮辐板表面应力分布产生影响的问题,推导出测试修正矩阵,扩展测量识别接触点的适用范围。完成测试轮对的研制,进行线路测试,获取了多种运行条件下接触点的测试结果。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