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证据理论的高炉煤气管道类型识别》PDF+DOC
作者:王丰,唐宇轩
单位:辽宁省机械研究院
出版:《机械设计与制造》2019年第11期
页数:3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SYZ2019110600
DOC编号:DOCJSYZ201911060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证据理论应用于多传感器融合不确定性分析》PDF+DOC2000年第07期 陈寅,林良明,颜国正
《模糊证据理论及其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PDF+DOC2006年第05期 汪永东,陈颖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航天侦察中的应用》PDF+DOC2012年第03期 李丹,于小红
《D-S证据理论在移动机器人中的应用》PDF+DOC2009年第05期 刘振宇,苏丽颖,余跃庆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电机故障诊断》PDF+DOC2008年第25期 孙向作,潘宏侠
《证据理论在车辆身份识别中的应用研究》PDF+DOC2007年第02期 丘敏,廖惜春
《一种开槽管道移动检测机器人的设计》PDF+DOC2017年第06期 陈熙,孟祥宇,赵易阳,胡登明,赵言正,闫维新
《多传感器声目标识别的研究》PDF+DOC2002年第03期 顾晓辉,王晓鸣
《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煤矿瓦斯动态预测技术》PDF+DOC2008年第05期 邵良杉,付贵祥
《D-S证据理论在火灾探测中的应用》PDF+DOC2007年第08期 连倩
高炉煤气管道管网布局复杂,检测机器人在其中自主行进时,除了直管外,还常常会遇到L型管或T型管。如果此时机器人不能提前获知,仍按直管的运动方式前进往往会导致机器人搁浅。传统的管道类型识别使用的是视觉传感器传递信号给上位机后人工甄别,存在成本高、可靠性低的问题。为实现高炉煤气管道机器人自主完成管道类型的提前判别,采用将两类传感器前置与斜置的布置方案,并应用D-S证据理论从时域和空域上组合两类传感器两周期的证据。结果表明,使用证据理论在该传感器布置方案下机器人的管型判别的不确定性明显降低,自主作业能力也得到提升。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