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春生,钟文,罗建林,肖长波,宋书亮,王俊 单位:马鞍山矿山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 出版:《金属矿山》2020年第07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SKS2020070110 DOC编号:DOCJSKS20200701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降雨作用下堆积层滑坡的模型试验研究》PDF+DOC2016年第04期 石振明,赵思奕,苏越 《高寒条件下振弦式传感器在线测量尾矿坝浸润线的误差分析及对策》PDF+DOC2015年第06期 袁子清,张达,苏军,王治宇 《降雨入渗对含软弱夹层堆积体滑坡的模型试验》PDF+DOC2019年第18期 甘建军,唐春,陈炳贵,罗藏青排,杨涛 《滑坡堆积体降雨入渗过程物理模拟试验研究》PDF+DOC2019年第04期 王如宾,夏瑞,徐卫亚,王环玲,祁健 《基于降雨滑坡模型的两种边坡破坏模式研究》PDF+DOC2018年第04期 陈乔,徐烽淋,朱洪林,张阔,谢治国,陈吉龙 《降雨作用下山西中南部通道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PDF+DOC2014年第S1期 吕菲,郭晓亮 《人工降雨入渗边坡破坏试验研究》PDF+DOC2012年第06期 张磊,郭海庆,谢兴华,谈叶飞,邢小弟 《降雨条件下双层土坡的模型实验研究》PDF+DOC2012年第10期 李海亮,吴礼舟,黄润秋,王玉川 《降雨触发不同级配堆积体滑坡模型试验研究》PDF+DOC2015年第07期 左自波,张璐璐,王建华 《人工降雨条件下坡积层斜坡入渗与地表径流监测》PDF+DOC2014年第05期 曾宇桐,乔良,曾润强,张毅,陈冠,孟兴民
  • 废弃稀土尾矿堆表现为一种各向异性、结构无序、弱胶结或无胶结的特殊地质体,其入渗规律和破坏模式与一般土质边坡相比差异较大,在极端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局部垮塌或滑坡灾害。通过构建两组有无顶端平台的室内废弃稀土尾矿堆模型,在相同的降雨工况等条件下,对其孔隙水压力、含水率及内外排水速度进行了监测,并对两组模型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破坏模式和降雨入渗规律。结果表明:①有无顶端平台的废弃稀土尾矿堆模型,其孔隙水压力、含水率和排水速度的响应情况不同,模型B(有顶端平台)3个值都大于模型A(无顶端平台),其响应也更为敏感;②顶端平台导致废弃稀土尾矿堆模型破坏模式差异较大,模型A破坏模式较为单一且破坏较小,只有坡角产生浅层滑动破坏,而模型B在坡脚处发生较为明显的浅层滑动破坏的同时,坡面破坏区域上方会依次往上产生裂隙,随着试验的进行,裂隙进一步与坡脚的浅层破坏区域汇合后,坡面由下而上依次向下坍塌破坏,同时模型B更易于产生边坡破坏。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符合,可为类似试验和有效防治废弃稀土尾矿堆局部垮塌、滑坡等灾害提供有益参考。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