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PDF+DOC
作者:王永智,叶华跃,聂利芳,吴宏斌,邱文娜,方朝东,雷高新,曾玮乔
单位: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出版:《中国医药科学》2020年第06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YKX2020060060
DOC编号:DOCGYKX202006006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PDF+DOC2009年第11期 杨彦,戴宗,邹小勇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和研究》PDF+DOC2018年第01期 陈朗东,董中云,吕狄亚,朱臻宇,陆斌,曹岩
《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5年第03期 王春艳,李莹辉,熊江辉,谭映军,聂捷琳,刘学勇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在生命研究中的应用》PDF+DOC2009年第01期 孟庆石,劳文燕,潘映红
《SPR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PDF+DOC2008年第06期 米永巍,刘国华,张维
《SPR技术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PDF+DOC2008年第01期 黄汉昌,姜招峰,朱宏吉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PDF+DOC2007年第01期 苏二辉,耿国强,赵向阳,李伟,江敏,胡建东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6年第05期 翁璇,郑小林,杨军
《表面等离子共振与超高阶导模》PDF+DOC2018年第03期 曹庄琪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技术及仪器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PDF+DOC2012年第03期 定翔,余兴龙,耿俊清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是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光学生化检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因该技术具有样品免标记、需求量小、检测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选择性高等优势,已逐步发展成为分子生物学、环境污染物分析、食品安全检测、药物研发等领域常用的分析工具。本文系统综述了SPR技术发展的历史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SPR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