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杏宇,吕馥龄,彭晶晶,马鑫,兰再平 单位: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出版:《应用生态学报》2020年第05期 页数:8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YSB2020050150 DOC编号:DOCYYSB20200501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多路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型的设计及水分传感器埋设位置优化》PDF+DOC2015年第21期 王凡,黄磊,吴素萍,李堃,李建设,高艳明,曹云娥 《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PDF+DOC2016年第06期 杨林林,王成志,韩敏琦,张海文,杨胜敏 《基于CC1100的土壤湿度监测与控制系统》PDF+DOC2015年第06期 孙剑,可欣荣,张建瓴,邓继忠,倪慧娜 《基于电容法的非接触式土壤水分传感器设计与性能分析》PDF+DOC2016年第11期 高志涛,刘卫平,赵燕东 《不同灌溉定额下核桃根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PDF+DOC2018年第03期 焦萍,虎胆·吐马尔白,米力夏提·米那多拉,刘新华 《绿地精准灌溉控制系统设计与最优灌溉量分析"》PDF+DOC2012年第03期 赵燕东,马扬飞,王勇志 《FDS土壤水分传感器的两步标定法》PDF+DOC2006年第02期 高艳,孙宇瑞,马道坤,林剑辉 《不同频率激励信号下土壤水分传感器性能试验》PDF+DOC2014年第03期 李加念,洪添胜,倪慧娜 《基于网络监测平台的农林间作耗水特征和灌溉制度》PDF+DOC2014年第10期 王旗,丁留谦,苏志诚,张文婷,高辉,张立祯 《番茄种植地土壤水分传感器最佳埋设深度试验》PDF+DOC2013年第04期 韩玉国,武亨飞,杨培岭,王云琦,李波,孔清华
  • 在北京大兴区永定河故道沙地上对9年生杨树人工林进行滴灌和沟灌栽培,于根系主要分布土层(20、40、60、80 cm)布设土壤水分传感器并利用智能采集器实时监测土壤含水率,分析不同灌溉措施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杨树人工林生产力。结果表明:单次有效的滴灌和沟灌后,沿树行形成的湿润体垂直深度分别为72和143 cm,湿润体横切面的面积分别为0.41和2.71 m~2;灌溉量分别为79.20和776.47 m~3·hm~(-2),后者为前者的9.8倍,灌溉后杨树吸收根主要分布土层(0~40 cm)的土壤含水率下降到水分轻度亏缺临界值(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70%)的历时均为11 d左右。2019年4—10月,沟灌5、7、9月3次总灌溉量为2329.41 m~3·hm~(-2);滴灌18次,总灌溉量为1425.60 m~3·hm~(-2)。沟灌下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中度亏缺(土壤含水率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累计天数达109 d,而滴灌下的杨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始终未发生中度亏缺。滴灌下杨树人工林蓄积年生长量为38.92 m~3·hm~(-2),是沟灌(25.43 m~.....。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