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巍,于德润,徐振忠,凌云峰,程振乾,孙延玉 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 出版:《传感器与微系统》2020年第08期 页数:3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GQJ2020080180 DOC编号:DOCCGQJ202008018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钯铬合金薄膜型氢气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PDF+DOC2015年第09期 张建国,景涛,曾固,钱力,宋祖殷 《厚膜氢气传感器设计》PDF+DOC2020年第06期 文吉延,刘玺,刘志远,刘洋,周明军,金鹏飞 《氢气传感器的抗力学改进设计研究》PDF+DOC2020年第24期 迟超,赵振起,孙延玉,刘智敏,王万生,杨丹 《基于数字温度补偿的矿用氢气传感器》PDF+DOC 孙晓东 《用铂膜栅场效应管检测磷烷》PDF+DOC1992年第06期 倪惠祥,王锡琳,邹德恕 《MISiC高温氢气传感器研究》PDF+DOC2003年第05期 陈卫兵,宋跃 《薄膜型钯-铬合金氢气传感器技术研究》PDF+DOC2012年第11期 肖友文,景涛,谢贵久,张建国,王玉明,章良 《以SnO_2纳米颗粒为敏感电极的阻抗型氢气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11年第S5期 赵兵建,王岭,何承,戴磊 《微悬臂梁结构氢气传感器的制作研究》PDF+DOC2006年第01期 邱显涛,陈吉安 《用于新型热电薄膜氢气传感器的负载型Pt催化剂》PDF+DOC2006年第12期 张建松,黄琥,栾伟玲,戚蕴石
  • 对催化燃烧氢气传感器补偿元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补偿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发现补偿元件不能完全补偿温度变化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导致传感器输出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使极限温度时测试误差大。针对该问题,提出了温度参数补偿方案,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发现温度补偿后传感器在极限温度的误差由6%FS减小到1.3%FS,极大地改善了传感器的测试误差,为传感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准确使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合理的方案设计。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