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点的功能化及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PDF+DOC
作者:李延琪,王昱,冯亮
单位:中国化学会
出版:《色谱》2020年第07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PZZ2020070020
DOC编号:DOCSPZZ20200700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6年第07期 陈晨,李慧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5年第02期 张静,马兴,张海滨,高健会,蔺婧
《食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7年第04期 李莹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PDF+DOC2009年第01期 陈继冰
《电化学分析电极的应用研究进展》PDF+DOC2020年第08期 张子仪,冯建远,郭旋,杨松鑫,严昊,蒙淑玲,陈芷珊,陈海兰
《Improv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FeO_3 Alcohol Gas Sensor by Using Doping and Surface-Decorating Technique》PDF+DOC1997年第02期 季秉厚,张玉仙,李明华
《电子舌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PDF+DOC2014年第07期 云雯,吴彦蕾,杨彦,赵博
《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PDF+DOC2014年第03期 云雯,邓美林,陈世奇,杨彦,赵博
《纳米材料在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11期 云雯,黄先亮,黄锐,刘蓉,陈世奇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3年第12期 赵静,陶宁萍,卢瑛,刘源,丛健
作为新型的传感材料,碳点在过去10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制备方法相对单一,未经功能化碳点的表面有效传感作用位点的种类受到了限制(多为羧基、羟基、醛基等含氧官能团),导致其选择性和灵敏度不佳。因此,功能化在开发碳点传感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碳点的功能化主要分为两大类:掺杂改性及表面修饰。掺杂改性是在碳点的骨架结构中引入新的元素,一方面能够实现碳点的光学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其表面形成新的作用位点用于传感。表面修饰是在碳点表面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共价或非共价的形式与其他功能结构相结合,从而拓展碳点的选择性并提升其灵敏度。本文对近8年来碳点功能化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为开发基于功能化碳点的食品快检设备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