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明义,管金萍,王永洪,刘俊伟,桑松魁,苗德滋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出版:《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01期 页数:8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GXB2020010190 DOC编号:DOCJGXB202001019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管桩受力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PDF+DOC2020年第02期 马豪豪,田光辉,岳夏冰,刘保健 《黏性土中开口与闭口模型管桩受力性状试验研究》PDF+DOC2019年第05期 张明义,孙绍霞,王永洪,桑松魁,苗德滋,杨炳康 《静压敞口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界面剪切性状试验研究》PDF+DOC2017年第05期 寇海磊,俞峰,张明义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敞口混凝土管桩应力测试现场试验》PDF+DOC2019年第29期 王永洪,张明义,管金萍,刘俊伟,白晓宇 《人工挖孔桩桩侧与桩端阻力的试验研究》PDF+DOC2002年第04期 翟向东 《PHC管桩工程特性分析》PDF+DOC2009年第01期 邢皓枫,赵红崴,叶观宝,徐超 《基于黏性土的静压沉桩受力特性室内模型试验研究》PDF+DOC2019年第12期 张明义,孙绍霞,王永洪,桑松魁,苗德滋 《硅压阻式传感器在静压桩贯入试验中的应用》PDF+DOC2017年第12期 王永洪,张明义,白晓宇,王鹏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检测》PDF+DOC2012年第05期 刘刚,李鹏远 《基于桩身应力测试的静压PHC管桩贯入机制》PDF+DOC2014年第05期 寇海磊,张明义
  • 为了深入研究不同桩端形式对桩承载性状的影响,通过室内模型对比试验对黏性土中开口管桩和闭口管桩的承载性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开口管桩T1和闭口管桩T2的Q-s曲线均呈陡降型,最大沉降量分别为47.72,43.24 mm,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分别为6.3,7.3 kN;试桩T1内管桩身轴力在土塞高度范围内随着埋深逐渐减小;试桩T1和T2外管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试桩T2外管桩身轴力比试桩T1外管桩身轴力大24.2%~102.7%;试桩T1内管侧摩阻力在土塞高度范围内随着埋深的增大逐渐增大;试桩T1和T2外管侧摩阻力在荷载较小时,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桩顶荷载达到最大时,始终呈增大的趋势;在各级荷载作用下,两试桩的桩端阻力分担比介于53.5%~72.3%,桩端阻力始终发挥主要作用,且开口桩的桩端阻力分担比小于闭口管桩。研究结果对实际工程中桩型的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