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晓燕,马学谦,张博越,韩辉邦 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出版:《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2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ANHE2017121290 DOC编号:DOCANHE201712129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对流云人工增雨雷达效果分析软件的应用》PDF+DOC2012年第06期 唐仁茂,李德俊,袁正腾,陈英英,王慧娟,向玉春 《雷达和GPS水汽资料在人工增雨指标中的应用》PDF+DOC2020年第16期 孙莉娟,徐阳,鲁德金,朱明佳 《对流云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技术方法及应用》PDF+DOC2014年第06期 王婉,石玉恒,李宏宇,郭晓军 《阜新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研究》PDF+DOC2017年第20期 孙可,孙宝利,刘继 《雷达对冰雹灾害落区的跟踪及鉴定》PDF+DOC2019年第03期 王丽荣,李姣,张素云,曹春莉 《黄河上游地区雷达测量降水与雨滴谱的对比分析》PDF+DOC2004年第S1期 李仑格,涂多彬,游来光,黄庚,李娟 《深圳新一代天气雷达山体阻挡的订正方案及效果检验》PDF+DOC2014年第01期 胡胜,张羽,邓文剑,陈训来 《永州市雷暴气候特征及预警指标研究》PDF+DOC2018年第21期 冯憬婉,宋伊文,冯平荣,宋定满 《从雷达上的0℃层亮带看西藏高原层状云降水事实》PDF+DOC1987年第08期 鲍玉章 《银川市火箭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PDF+DOC2005年第04期 肖云清,刘永政,许建秋,舒志亮
  • 利用2013—2014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人工增雨作业期间雷达资料,根据层状云和对流云2种类型云的地面增雨作业,分析了作业云体(或对比云体)催化前后的组合反射率、回波顶高和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等雷达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云地面增雨作业后各雷达参量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上升趋势,第5~7个体扫时达到最大,之后才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可考虑对此类降水云系的重复作业时机应选择在作业后第5~7个体扫,即作业后30~40 min。在对流云增雨过程中,通过对照对比云,增雨作业有助于延长对流单体的生命史,具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