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克强,庄柳静,秦臻,张斌,王平 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出版:《科学通报》2017年第31期 页数:12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KXTB2017310090 DOC编号:DOCKXTB201731009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仿生电子鼻在危险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PDF+DOC2017年第04期 潘彩霞,田师一,杨前勇 《电子鼻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中药行业中的应用》PDF+DOC2019年第02期 费程浩,戴辉,苏杭,李林,陆兔林,李伟东,蔡宝昌,殷放宙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生物嗅觉的智能电子鼻的研究》PDF+DOC2012年第01期 彭继慎,郑小虎,刘鉴 《电子鼻电子舌在咖啡风味研究中的应用》PDF+DOC2016年第05期 翟晓娜,杨剀舟,柴智,冷小京 《仿生电子鼻在危险品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9年第01期 高春艳,吕盛璠,赵文辉,李培卓 《神奇的智能电子鼻技术简介》PDF+DOC 倪晓芳 《电子鼻及其在白酒识别中的应用》PDF+DOC2000年第01期 史志存,李建平,马青,崔大付,朱敏慧 《基于仿生嗅觉的电子鼻在煤矿火灾预报识别的应用研究》PDF+DOC2012年第05期 吕振,何武林 《基于微电极阵列的嗅球细胞网络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11年第05期 陈庆梅,肖丽丹,李蓉,张威,刘清君,王平 《电子鼻传感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11期 王俊,崔绍庆,陈新伟,洪雪珍,裘姗姗
  • 嗅觉系统是一个极其巧妙的化学感受器,嗅感觉神经元对外界的气味刺激产生响应,然后将此信号传递到嗅球进行信号的整合和处理,最终传递到嗅皮层,嗅皮层作为嗅感觉系统的最高级皮层识别出气味信息,这种响应和传递过程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快速性.光遗传学是近年来国际上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通过光控制神经细胞可诱发细胞按照某一特定频率发放.仿生嗅觉传感器是一种新型化学传感仿生技术,它以嗅觉受体、细胞、组织等生物材料为敏感元件,结合二级变换器实现对气味物质的特异性和高灵敏的检测,从而达到类似生物体嗅觉的检测性能,将其与光遗传技术结合,可以更深入研究仿生嗅觉系统传递的机制.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光遗传技术在嗅觉机制研究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光遗传在仿生嗅觉传感技术的研究和我们的研究工作,展望了未来该领域可能的发展前景。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