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雨曦,孙雅婷,杨梦朝,金伟,牟颖 单位: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公司 出版:《生命科学仪器》2014年第05期 页数:10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BKY2014050010 DOC编号:DOCSBKY20140500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研究生物膜的进展》PDF+DOC 于萍,崔小强,杨帆,黎拒难,杨秀荣 《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5年第03期 王春艳,李莹辉,熊江辉,谭映军,聂捷琳,刘学勇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技术及其生物传感器研究》PDF+DOC2003年第03期 李远红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DF+DOC2006年第03期 缪璐,张水华,刘仲明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05年第11期 李秀丽,陈艳玲,赵军丽,舒菲菲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的生物磁敏传感器技术》PDF+DOC2008年第01期 张红燕,王莉清,王清江,何品刚,方禹之 《SPR技术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PDF+DOC2008年第01期 黄汉昌,姜招峰,朱宏吉 《SPR生物传感器研究综述》PDF+DOC2006年第04期 刘小林 《SPR传感器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06年第08期 缪璐,张水华,刘仲明 《SPR生物传感器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应用》PDF+DOC2006年第08期 缪璐,刘仲明,张水华
  • 由于具有实时、免标记、高灵敏度等优点,表面等离体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分析。在SPR能够检测的分子量范围内,基本所有的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生物分子都可以被SPR生物传感器检测。因此,SPR技术越来越展示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成为近几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从原理、技术改进以及应用等三个角度对SPR技术进行阐述,并从技术改进方面重点介绍了SPR技术的两个发展: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子技术(LSPR)。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