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沉积物-水界面溶解甲烷渗漏通量原位观测研究进展》PDF+DOC
作者:赵广涛,徐翠玲,张晓东,何雨旸,冷传旭
单位:青岛海洋大学
出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12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QDHY2014120110
DOC编号:DOCQDHY20141201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海洋电磁探测技术发展现状及探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可行性》PDF+DOC2012年第02期 盛堰,邓明,魏文博,柯胜边
《海洋中溶解甲烷的原位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1年第10期 于新生,李丽娜,胡亚丽,兰志刚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近海底环境原位观测系统集成与实现》PDF+DOC2015年第06期 胡刚,赵铁虎,章雪挺,季念迎
《自主式深海海底溶质通量原位观测站研究进展》PDF+DOC 于新生,阎子衿,朱明亮,李栋,姜子可,崔尚公
《不同类型甲烷气敏传感器起始工作响应时间的研究》PDF+DOC2015年第03期 鲁开林,吴孔平,李琳,蔡俊,李良光,周孟然
《DSJ-1双路甲烷超限断电仪的设计》PDF+DOC1999年第01期 高贤明,杨庆华
《氧化锡甲烷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01年第04期 易家保
《甲烷传感器的智能化设计》PDF+DOC2007年第09期 周元华
《锁相放大技术在光谱吸收式甲烷传感器中的设计应用》PDF+DOC2013年第11期 王元委,刘宇彬,周志炜,关恩明
《矿用红外甲烷浓度测试仪的设计》PDF+DOC2013年第08期 李长青,侯海涛
海底沉积物-水界面溶解甲烷渗漏不仅是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标志和分解释放途径,也是冷泉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因其对海洋环境乃至全球变化的可能重要影响而日益引起人们关注,而海底原位观测及渗漏甲烷通量估算是理解上述问题的关键。目前国际上有两种较为成熟的海底甲烷通量观测方法:1流体渗漏速率原位测量配以室内甲烷浓度分析;2底栖室流体连续取样配以室内甲烷浓度分析,前者能灵敏反应冷泉渗漏速率的时序变化,而后者具有较高的甲烷通量测量准确度。随着甲烷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原位测量方法将大大提高甲烷通量测量精度、时间和分辨率。在可移动式观测平台上搭载甲烷传感器,同时进行近海底界面微尺度甲烷浓度梯度测量和湍流观测,不仅能够精细刻画近海底甲烷浓度变化、渗漏通量变化,并且非封闭环境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沉积物-水界面遭受扰动,使观测数据更接近海底真实环境,这成为未来海底原位观测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除此之外,特征冷泉生物群落的分布已被广泛应用于将个别测量站位的观测结果扩展到整个区域的甲烷渗漏流量估算。目前,国外学者已经对部分典型海底冷泉区进行了渗漏甲烷通量估算,发现每个渗漏系统每年通过.....。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