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苏,陈国兴,戚承志,杜修力,王志华 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出版:《岩土力学》2015年第07期 页数:1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YTLX2015070150 DOC编号:DOCYTLX20150701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渗流条件下振动对测压水位的影响实验》PDF+DOC2016年第04期 张璜,谷洪彪,张艳,迟宝明 《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PDF+DOC2016年第11期 马小莉,闫坤伐,刘晓燕,彭永涛,徐冠军 《滑坡防治格构梁锚杆地震动力响应分析》PDF+DOC2016年第03期 汪班桥,郝建斌,黄毓挺,李金和 《多点非一致激励下埋地管道多台阵振动台试验方案研究》PDF+DOC2019年第06期 韩俊艳,侯本伟,钟紫蓝,赵密,李立云,杜修力 《液化自由场地震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PDF+DOC2019年第10期 许成顺,豆鹏飞,杜修力,陈苏,韩俊艳 《横向非一致激励下土层地震响应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PDF+DOC2019年第02期 赵密,万宁潭,韩俊艳,李立云,侯本伟,杜修力 《测量地铁加速度的曲折之路——记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PDF+DOC 杨晓东,唐齐林 《饱和砂土地基中地下管线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分析》PDF+DOC2004年第12期 邹德高,孔宪京,娄树莲,张涛 《循环荷载下液化对土层水平往返变形的影响》PDF+DOC2009年第01期 孙锐,袁晓铭,李雨润,曹振中,陈龙伟 《光纤Bragg光栅应变测试技术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中应用》PDF+DOC2014年第10期 陈苏,陈国兴,徐洪钟,戚承志,王志华
  • 开展了近、远场地震动作用下可液化场地上三拱立柱式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孔压、地表震陷及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应变。结果表明:模型地基的孔压累积经历了缓发展、急增长两个阶段;模型地基的加速度Arias强度释放时刻与孔压急增长阶段的起点时刻相对应,加速度Arias强度峰值较大的工况,模型地基孔压比峰值也较大;模型地基孔压场分布呈现出小震时模型结构底部液化程度较低、大震时场地底部液化程度较低的现象。强地震动作用下,模型结构发生了显著的上浮;模型地基、模型结构均表现出对低频相对发育的地震动反应更为强烈的现象。强震作用下,浅层可液化土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发生了由于剪切刚度瞬态突增而导致峰值加速度瞬时急增的现象。模型结构中柱为此类型车站的最不利构件,附拱在与竖向成±(30°~60°)区域内应变反应较大,中庭上拱在45°位置处应变反应较大;随着模型结构拉应变幅值的增加,模型结构自振频率不断衰减。主观测面测点和次观测面测点的拉应变幅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模型结构的应变反应存在空间效应。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