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达文,马夏妮 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版:《广东水利水电》2016年第12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DSD2016120060 DOC编号:DOCGDSD201612006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EC预报在贵州西北部冰雹过程中的释用分析》PDF+DOC2018年第07期 姚浪,吴姗,王璇,燕鹤,赵春霞 《桂北地区强冰雹的雷达临近预警指标分析》PDF+DOC2017年第02期 覃靖,潘海,刘蕾,李亚琴,袁马强,苏小玲 《营口地区3次致灾性冰雹过程对比分析》PDF+DOC2017年第03期 张晶,姚文,孙丽红,白杨,何晓东,赵晓川,杨明 《雷达彩色显示》PDF+DOC1988年第01期 《用雷达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资料预测冰雹》PDF+DOC2002年第01期 王炜,贾惠珍 《CINRAD/SA三体散射特征分析》PDF+DOC2007年第S2期 邱赠东,冯晋勤,聂德兴 《2019年2月20—21日三明市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PDF+DOC2020年第02期 潘志玲,王丹平 《2018年5月7日来宾强冰雹雷达特征分析》PDF+DOC2019年第03期 许云杰,梁依玲,张丁丁 《带状雷雨大风回波特征》PDF+DOC1993年第04期 徐新华 《陕西冰雹实例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指标分析》PDF+DOC2006年第05期 房春琴,孙田文,肖湘卉
  • 利用天气图、多普勒雷达图等资料,运用天气学原理等方法,对2014年3月28日梅州的一次冰雹过程分析后得出:冰雹过程是在500 h Pa南支槽前强西南气流、850 h Pa西南急流、925 h Pa和地面辐合的系统下产生的;中层干冷,低层暖湿的大气层结及低层明显的垂直风切变、适宜的0℃层均有利于冰雹的发生;冰雹的移动方向是西南—东北,最强回波达到65 d BZ以上,但维持时间较短;具有钩状回波和弱回波特征,有明显的逆风区且都位于回波移动的右侧;垂直液体水含量(VIL)值在雹云发展成熟时维持在40 kg/m~2以上,最大时能达到50 kg/m~2;回波顶高度维持在11 km以上,最大时达到14 km。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