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晓艳,张洪友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出版:《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6年第06期 页数:1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ZXWA2006060830 DOC编号:DOCZXWA20060608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生化分析仪的研制》PDF+DOC2001年第06期 崔大付,李向明,蔡浩原,李亚亭,郑自攀,陈翔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技术及其生物传感器研究》PDF+DOC2003年第03期 李远红 《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5年第03期 王春艳,李莹辉,熊江辉,谭映军,聂捷琳,刘学勇 《SPR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PDF+DOC2005年第11期 刘国华,常露,张维,邝丽丽,尹文武,牛文成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技术的进展——BIACORE J 的应用》PDF+DOC2001年第02期 Rebecca L.Rich,David G.Myszka,章宗穰 《生物表面化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在生物表面化学中的应用》PDF+DOC2008年第03期 琚黎华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PDF+DOC2006年第04期 唐晓艳,张洪友 《小型SPR生物传感器的研制》PDF+DOC2006年第12期 陈悦,崔大付,蔡浩原,王军波,王于杰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0年第08期 曲险峰 《五种SPR传感芯片的再生制备及其应用》PDF+DOC2009年第01期 欧惠超,姜浩,周宏敏,李磊珂,白林静,宋存先,罗昭锋
  • 自Clark和Lyons(1962)最早提出生物传感器的设想以来,生物传感器的发展十分迅速,迄今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第3代。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生物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中起步较晚的一种,基于SPR技术具有其它一些检测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良性能,近几年它的发展较快,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检测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和手段。文中介绍了SPR生物传感器的发展简史、SPR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生物传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