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万泉,李庆斌 单位:中国力学学会 出版:《工程力学》2007年第03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CLX2007030190 DOC编号:DOCGCLX200703019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随机荷载作用下结构主动控制的作动器优化配置》PDF+DOC2007年第03期 孙万泉,李庆斌 《建筑结构鲁棒H_∞控制与作动器优化配置一体化》PDF+DOC2006年第12期 孙万泉,李庆斌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验证》PDF+DOC2012年第04期 李明强,凌爱民,虞汉文,黄斌根,孙东红 《振动控制中压电元件优化配置研究进展》PDF+DOC2015年第05期 黄秀峰,崔洪宇,洪明,殷玉梅 《作动器/传感器配置优化的遗传算法应用》PDF+DOC1999年第04期 张宏伟,徐世杰,黄文虎 《弹性空间结构的最优直接反馈控制设计》PDF+DOC1998年第03期 杨世才,徐博侯,鲍荣浩 《航天柔性结构振动控制的若干新进展》PDF+DOC1997年第01期 黄文虎,王心清,张景绘,郑钢铁 《轴向运动弦线横向振动的线性反馈控制》PDF+DOC2006年第02期 张伟,陈立群 《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展望》PDF+DOC2011年第03期 邢峰,张让辉,王敦富,支晓华 《主动桁架结构的有限元建模研究》PDF+DOC2007年第06期 龚靖,赵志普,贾瑞庆,刘洋
  • 针对实际工程结构在持续的环境干扰下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同时选择其作动器数目、位置和控制增益的次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通过不断地从作动器的可选位置中删除对二次型性能泛函最优值贡献最小的可选位置,并同时调节性能泛函中的控制参数,使结构的响应和控制力同时达到其最大值为止。该方法简单易行,计算效率高,避免了复杂的梯度和成本函数计算,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通过对一个多层剪切型框架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