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宇,王洪,邓诚先,唐孟培 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东南大学 出版:《传感技术学报》2007年第12期 页数:3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GJS2007120350 DOC编号:DOCCGJS20071203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多模光纤束传感器结构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的光路设计》PDF+DOC2013年第04期 唐宇,周丽萍 《光纤表面粗糙度检测系统的研究》PDF+DOC 张成云,刘佐濂,揭海,郑佳,吴伟豪 《检测系统构建过程中传感器攻略》PDF+DOC2015年第Z2期 卢森幸 《用于细胞成像的便携型微流控芯片检测系统》PDF+DOC2009年第09期 周亚浩,李雷,叶大田 《一种新型微位移光纤传感器》PDF+DOC1991年第03期 王勇,张新昌,王钢,周国生 《三层反射式同轴光纤束位移传感器设计》PDF+DOC2005年第S1期 刘丽华,车仁生,李建新,李鹏生 《基于STM32的嵌入式光纤束微位移传感器设计》PDF+DOC2015年第07期 崔陆军,郭虹虹,尚会超,刘冬 《光纤束传感器测量轴系扭转振动的研究》PDF+DOC2011年第01期 孔祥洪,段发阶,李孟麟,欧阳涛 《激光诱导荧光微流控芯片光纤检测系统》PDF+DOC2007年第11期 王洪,唐宇,唐孟培 《智能移动设备在电化学检测分析中的应用》PDF+DOC2014年第01期 包宇,王伟,关怡然,王昭,牛利
  • 基于Y型光纤束传感器结构以及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以半导体激光器(中心波长473nm)为激发光源,自行研制了微流控芯片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从激光诱导荧光光纤传感检测系统的结构出发,分析了荧光信号强度与荧光效率、入射光强度、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以及溶液浓度的定量关系.并且以荧光素钠为试剂,作为检测物质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检测池尺寸为35mm×15mm时,最小检出限达到3×10-12mol/L,同时得到检测物质的荧光信号强度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