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突防电子假目标弹道特性的数学分析》PDF+DOC
作者:饶彬,肖顺平,赵志超,李永祯,王雪松
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出版:《电子学报》2010年第12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DZXU2010120340
DOC编号:DOCDZXU201012034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STK的升级丹麦眼镜蛇雷达系统性能分析》PDF+DOC2009年第01期 王晓红
《俄西部军区接装新雷达》PDF+DOC
《基于微多普勒特性的旋转对称进动目标的ISAR干扰技术》PDF+DOC2017年第04期 李征,王超,袁乃昌
《弹道导弹发射事件关联方法研究》PDF+DOC2017年第12期 程强,陈丽,刘伟,王洋
《基于压缩感知的雷达目标辨识》PDF+DOC2017年第11期 李寰驰,袁伟明,张锐
《自由飞行段弹道估计方法》PDF+DOC2001年第06期 李盾,周一宇,吕彤光,苗雨
《反导雷达如何识别假目标》PDF+DOC 蓝白,董露,戴艳丽
《陆基弹道式反辐射导弹的几点构想》PDF+DOC2004年第05期 李新其,李红霞
《利用视线测量估计自由段弹道的方法研究》PDF+DOC2003年第02期 李盾,周一宇,吕彤光,苗雨
《雷达对抗掩护弹道导弹末段突防研究》PDF+DOC2011年第06期 田志峰,张政,韩辉
推导了二体意义下电子(有源)假目标的弹道方程并系统地分析了其满足的数学性质.研究表明假目标弹道是干扰机延迟参数和雷达相对布站位置共同作用的结果.假目标在每一瞬时时刻仍遵循椭圆弹道,并且椭圆弹道的长短半轴和干扰机实体目标一致,但瞬时椭圆弹道的中心却围绕地心作轻微“进动”,干扰机延迟参数决定了椭圆中心“进动”的最大半径,而雷达布站位置则决定了“进动”变化的角度.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以为攻防双方选择合理的对抗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