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君,赵玲玲,严蕾,牛力勇,孟晓云,李志全 单位: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 出版:《激光杂志》2015年第04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JGZZ2015040010 DOC编号:DOCJGZZ20150400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SPR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PDF+DOC2005年第11期 刘国华,常露,张维,邝丽丽,尹文武,牛文成 《SPR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PDF+DOC2008年第06期 米永巍,刘国华,张维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PDF+DOC2006年第06期 符运良,傅军,吴英才,袁一方 《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5年第03期 王春艳,李莹辉,熊江辉,谭映军,聂捷琳,刘学勇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05年第11期 李秀丽,陈艳玲,赵军丽,舒菲菲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其在食物过敏原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12年第15期 周健文,李欣,陈红兵,张华铮,高金燕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研究的新进展》PDF+DOC2008年第06期 郑荣升,鲁拥华,林开群,谢志国,王沛,罗昭锋,明海 《多通道SPR影像传感器及其对DNA的特异性检测》PDF+DOC2006年第11期 刘国华,张福海,俞梅,贾芸芳,张维,岳钊,常露,牛文成 《SPR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PDF+DOC2014年第05期 杨雨曦,孙雅婷,杨梦朝,金伟,牟颖 《基于SPR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15期 徐华,顾大勇
  • 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将生物学识别机制与光电装置相结合,把生物信号转化为光电信号,非常适合于对生物分子相互作用进行动态实时研究。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具有检测过程方便快捷,灵敏度高;无需标记样品,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能在混浊的甚至不透明的样品中进行等特点。本文以表面等离子技术为基础,分析了当前应用广泛的Kretschmann模型特点,回顾和讨论了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系统的研究概况,旨在将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及相关研究成果展示给读者。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