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玲,武会娟,李宝明,李越,姜苏娟 单位: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出版:《食品科学》2011年第19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PKX2011190690 DOC编号:DOCSPKX201119069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沙门氏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 李杰,丁承超,翟续昭,王广彬,刘武康,曾海娟,王淑娟,孙静娟,董庆利,刘箐 《乳品中有害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PDF+DOC2019年第05期 陈嘉惠,陈沁,钮冰 《上转发光技术及其在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应用》PDF+DOC2015年第28期 林长青 《纳米金比色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PDF+DOC2016年第07期 侯东军,韩合敬,郝智慧,高明星,黄亭亭,姜艳彬 《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趋势》PDF+DOC2016年第12期 黄欣迪,涂晓波,亓双,张恒 《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6年第05期 郑泽添,鲁博,吕正兵,盛清,聂作明 《食品检验中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PDF+DOC2018年第36期 许凯柔 《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生物传感器》PDF+DOC2007年第03期 李杜娟,王剑平,应义斌,李延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PDF+DOC2012年第19期 云盛,索晓敏,徐正挺,杨俊平,李宇星 《食源性致病菌活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DOC2011年第10期 邱杨,田聪,余以刚,肖性龙,李聪聪,刘建丽,赵丽,梅艳群
  • 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目前的常规检测技术均不同程度存在耗时长、费用高、易污染等问题,成为了政府有效开展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方案的瓶颈。快速、灵敏、方便、实时的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科研热点。本文综述大肠杆菌O157:H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现状,总结新型PCR技术、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免疫识别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免疫磁分离为基础的检测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7大新型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