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技术及仪器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PDF+DOC
作者:定翔,余兴龙,耿俊清
单位: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出版:《现代科学仪器》2012年第03期
页数:11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XDYQ2012030410
DOC编号:DOCXDYQ20120304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SPR技术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PDF+DOC2008年第01期 黄汉昌,姜招峰,朱宏吉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和研究》PDF+DOC2018年第01期 陈朗东,董中云,吕狄亚,朱臻宇,陆斌,曹岩
《SPR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PDF+DOC2009年第09期 刘萍,辛现良,耿美玉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PDF+DOC2009年第11期 杨彦,戴宗,邹小勇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PDF+DOC2020年第06期 王永智,叶华跃,聂利芳,吴宏斌,邱文娜,方朝东,雷高新,曾玮乔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应用进展》PDF+DOC2020年第11期 尹磊淼
《表面等离子共振与超高阶导模》PDF+DOC2018年第03期 曹庄琪
《多通道SPR影像传感器及其对DNA的特异性检测》PDF+DOC2006年第11期 刘国华,张福海,俞梅,贾芸芳,张维,岳钊,常露,牛文成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抗原抗体相互作用中的研究》PDF+DOC2015年第05期 王佳颖,宁勇,刘湘
《SPR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PDF+DOC2014年第05期 杨雨曦,孙雅婷,杨梦朝,金伟,牟颖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是一种光学检测技术,可获得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异性、亲和力和动力学常数等,无需对研究的分子进行标记、灵敏度高且可实时检测,已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在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和药物发现与开发的有力工具。本文详细回顾了该技术从物理现象发现到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从实验室研究到仪器商品化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各个时期的研究特点、仪器化以及应用情况,探讨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