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丹,徐洪钟,施斌,刘亮亮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第01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CDZ2012010160 DOC编号:DOCGCDZ201201016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CFRP-钢组合梁剥离破坏FBG应变响应分析》PDF+DOC2016年第01期 张文渊,王源,孙阳阳,张清华,章征林,赵鹏冲,岳音 《差动式杠杆增敏结构FBG倾角传感器》PDF+DOC2017年第05期 侯赛邦,谢涛,李川 《变宽度悬臂梁的FBG流速传感器》PDF+DOC2017年第04期 黄凤勤,江阳,田晶,白光富,吴廷伟 《基于高密度FBG阵列光纤陀螺分布式温度测量系统》PDF+DOC2016年第12期 孙申凌,邵洪峰,宋镜明 《输电线路大型铁塔膨胀土基础原型抗拔试验土体破坏机理分析》PDF+DOC2005年第11期 史长莹,李占斌,张冬 《双光纤Bragg光栅用于FBG型传感器的温度补偿》PDF+DOC2003年第03期 王海平,陈荣,林斌,谢树森,程敏 《碳纤维强化聚合物封装的FBG传感器制备与特性试验》PDF+DOC2011年第02期 杨吉祥,陈东,余尚江,陈显 《FBG传感器应变监测温度效应分析》PDF+DOC2010年第04期 周学军,马晓,路鹤 《基于D型光纤Bragg光栅的加速度传感器》PDF+DOC2009年第10期 陈郑斌,董小鹏,周金龙 《松散地层沉降变形FBG实时监测系统设计》PDF+DOC2009年第07期 柴敬,邱标,李毅,温克珩
  • 为了解饱和膨胀土在失水条件下,干缩裂隙发育过程中土体内的应变状态、分布以及变化规律,设计了一个长40cm、宽5cm、深3cm的一维模型槽,将3条FBG传感光栅串埋入饱和膨胀土试样中,对膨胀土不同位置的应变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土体失水干缩致裂过程中,各个FBG传感器的应变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首条干缩裂隙及其附近土体的应变分布特征及其时空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含水率的降低,土体首先呈现出整体收缩,之后应变状态发生分异,呈现出拉张区和收缩区交替出现的分布规律;位于最大收缩区的边缘,当FBG传感器的应变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并且拉应变及其变化速率相对较大的区域将产生首条裂隙。可见,本文所采用的高空间分辨率FBG传感技术为分析膨胀土裂隙发育全过程、揭示膨胀土失水致裂机理,以及膨胀土裂隙性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