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传感与光纤复合电缆技术在电缆载流监测的集成应用研究》PDF+DOC
作者:吴海生,郭海军
单位:信息产业部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出版:《光电子技术》2013年第01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GDJS2013010080
DOC编号:DOCGDJS201301008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电缆载流监测中对光纤复合和光纤传感电缆技术的集成与应用》PDF+DOC2016年第01期 周莉
《差动式光纤微小角度传感器》PDF+DOC1998年第07期 梁艺军,徐彦德,林晓艳,苑立波
《智能结构中的集成光纤传感器技术》PDF+DOC1996年第01期 唐凤,黄尚廉,裴柳进
《光纤智能结构的集成技术及发展方向》PDF+DOC1996年第06期 唐凤,裴柳进,黄尚廉
《高灵敏度的光纤加速度计》PDF+DOC1989年第05期 孙文浩
《光纤传感器及其在灵巧结构中的应用》PDF+DOC2001年第02期 朱联祥,蔡德所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应用设计实验》PDF+DOC 肖怡安
《基于电子云导体模型的成品油识别系统》PDF+DOC2009年第10期 诸葛晶昌,曾周末,陆丽,张宇,封皓
《基于光纤检测技术的扭转敏感微机电系统加速度传感器》PDF+DOC2014年第03期 钟少龙,龙亮,李明,吴亚明
《微型光纤磁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PDF+DOC2013年第09期 龙亮,钟少龙,徐静,吴亚明
电缆载流热效应的安全冗余度,是在确保电缆安全运行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电缆载流容量的重要指标,其由电缆导体在实际载流时的温度决定。为了准确监测电缆导体的实际载流时的温度,研究了光纤传感与光纤复合电缆的集成应用技术。创新性提出了“嵌入式双光纤补偿集成监测”技术方法,并研制了一条实用化中压光纤复合电缆。搭建了国内首个可同时模拟5种电缆敷设环境的实验环境。模拟验证了“嵌入式双光纤补偿集成监测”技术方法监测不同敷设环境下的电缆导体的载流温度精确度和动态跟随性,效果令人满意。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