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亚VHF雷达的场向不规则体观测研究:1.电离层E区连续性回波》PDF+DOC
作者:宁百齐,李国主,胡连欢,李明
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03期
页数:12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DQWX2013030020
DOC编号:DOCDQWX201303002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三亚VHF雷达的场向不规则体观测研究:2.东亚低纬电离层E区准周期回波》PDF+DOC2013年第07期 李国主,宁百齐,胡连欢,李明
《多功能HF雷达海洋回波谱模拟软件》PDF+DOC1997年第04期 凡俊梅,焦培南,肖景明
《SABRE雷达及其观测的Pc5地磁脉动Ⅰ.统计分析结果》PDF+DOC1992年第03期 田茂,T.K.Yeoman,M.Lester,T.B.Jones
《基于三亚VHF雷达的场向不规则体观测研究:4.太阳活动低年夏季F区回波》PDF+DOC2014年第01期 胡连欢,宁百齐,李国主,李明
基于三亚(109.6°;E,18.4°;N)VHF电离层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分析了我国低纬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结构连续性回波的发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天,E区连续性回波的多普勒速度范围为-50至25m/s,多普勒宽度主要分布在20至70m/s;连续性回波的高度大约以1km/h的速度缓慢下降,与偶发E层(Es)底部所在高度(hbEs)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在背景电场影响下,Es经梯度漂移不稳定性产生场向不规则结构,引起E区连续性回波.夜间,E区连续性回波的多普勒速度范围为-50至50m/s,多普勒宽度为20至110m/s,回波在时间-高度-强度图上常呈现多层结构,可能与潮汐引起的多个离子层相关;而E区连续性回波的短暂中断,以及120km以上高E区连续性回波的发生,则可能归因于赤道扩展F极化电场的影响.此外,对E区连续性回波多普勒速度与全天空流星雷达风场观测的比较发现,在100km以下,多普勒速度与子午风场有很好的相关性。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