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静,高庆九,俞小鼎,李萍云 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出版:《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09期 页数:7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AHNY2016090760 DOC编号:DOCAHNY201609076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2015年5月晋豫强降雹过程的诊断分析》PDF+DOC2016年第23期 田改萍,宋军芳,卢红华,刘海波,刘强军,赵丹 《2015年7月29日呼和浩特市冰雹天气潜势及雷达资料分析》PDF+DOC2016年第05期 张志杰,刘晓敏,朱峰,韩仙桃 《2018年5月7日来宾强冰雹雷达特征分析》PDF+DOC2019年第03期 许云杰,梁依玲,张丁丁 《潍坊“5.19”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PDF+DOC2005年第02期 鲁丹,王令军 《江西中北部一次飑线过程中尺度特征分析》PDF+DOC2016年第05期 盛志军,周雨,朱星球 《一次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地闪特征分析》PDF+DOC2020年第06期 赵志良,黄旭辉,郭青,曾惠娟,高国靖 《德化县“713”极端强降水特征分析》PDF+DOC2019年第06期 林雄军,陈臻皓 《2016年4月26日南平冰雹天气过程分析》PDF+DOC2018年第06期 陈静,赖积强,王春贵 《长治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分析》PDF+DOC2020年第10期 李晶晶 《一次单体风暴过程雷达特征分析》PDF+DOC2015年第02期 马远飞,雷崇典
  •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0.1°×0.1°)、西安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和强天气分析技术对2015年5月7日的陕西省商洛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主要位于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的交界处,地面温度、露点温度、海平面气压、风场分析清晰地反映出地面冷锋和低压倒槽的交汇区域,冷暖空气的过渡区对于强对流天气的落区判断有指示作用。中尺度天气系统发展的强盛程度通过TBB的时间演变图可以清楚地进行判断。强对流大多发生在TBB梯度大值区,冰雹云团大多产生在云团成熟期之前。多普勒天气雷达上的强回波结构对于预警有提前预判的提示作用。在此次致灾天气过程中,明显低层弱回波区和中高层的悬垂回波结构,中层强回波中心与低层位移达1.5 km左右,预示了降冰雹的潜势。45 d Bz强度的回波延伸至9 km以上,这些指标对准确做出强对流天气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