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绵红,曲海云,张松,刘宝红,孔继烈 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出版:《化学传感器》2005年第02期 页数:2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HXCH2005020050 DOC编号:DOCHXCH20050200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免疫检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PDF+DOC2016年第02期 牛童,曾家豫,廖世奇,马瑾,袁红霞,马梅兰 《一种新型免疫传感器阵列检测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技术》PDF+DOC2015年第04期 周靖,胡富陶,余红卫 《食品中黄曲酶毒素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PDF+DOC2016年第22期 钱天元,单海峰,饶桂维 《基于鲁米诺功能化纳米金的电化学发光适配体传感器灵敏检测癌胚抗原》PDF+DOC2018年第02期 曹俊涛,任秀燕,王玉玲,刘彦明 《氢离子敏场效应管酶免疫传感器的研制》PDF+DOC1995年第03期 方玮,任恕,朱业湘 《食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的分析方法》PDF+DOC2008年第04期 魏红波,李崇瑛,闫海全,钮松召,白亚之,余朝琦,褚奇 《前列腺特异性抗体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制》PDF+DOC2007年第12期 干宁,候琳熙,李天华,任元龙,周雄 《纳米银/辣根过氧化物酶自组装免疫传感器测定蜂蜜中的青霉素》PDF+DOC2014年第09期 杜平,商希礼,高志杰,岳武,李长海 《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物免疫传感器检测牛奶中的青霉素》PDF+DOC2013年第09期 李建龙,潘道东,朱浩嘉,刘鹭 《牛奶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PDF+DOC2013年第05期 刘雪杰,邱宏端,陈济琛,林新坚
  • 近年来,各种重要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和生物分析工作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免疫传感器的测定基于抗原和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稳定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通过抗体工程技术,人们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抗体,并可根据需要改变抗体的特异性和亲和性,提高传感器的特异性识别。传统的疾病诊断技术,包括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在进行特异性病毒检测分析时,通常采用多种试剂盒对样品中的数种目标物进行逐个检测,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