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应强,石应康,许唯临,赁可,刘善均,张建民,蒙炜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第01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SWGC2005010080 DOC编号:DOCSWGC200501008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扩散硅压力传感器的漂移补偿模型的建立》PDF+DOC1996年第04期 郎文鹏,赵维琴,闻国富,黄环轩 《振筒式传感器准确度目标规划优化模型及解》PDF+DOC1997年第01期 邹岳华,李洋洋,佟微妮,秦永烈 《传感器自适应AR模型的建模方法》PDF+DOC1995年第01期 徐科军,韩泓,李云 《电容式绝对压力传感器的改进模型及温度特性分析》PDF+DOC2005年第07期 刘娜,黄庆安,秦明,周闵新 《模型铲刀表面法向压力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PDF+DOC2001年第S1期 李因武,李建桥,张志君,任露泉 《基于遗传算法的小波神经网络温度补偿模型》PDF+DOC2012年第01期 孙艳梅,刘树东,苗凤娟,陶佰睿 《基于虚拟压力传感器补偿的传感器网络模型》PDF+DOC2009年第08期 陈得民,张元,陶超 《硅谐振式压力微传感器模型与开环特性测试》PDF+DOC2007年第02期 王莹莹,樊尚春,邢维巍,蔡晨光 《压力传感器静态校准模型研究》PDF+DOC2006年第04期 尹伟,李华星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的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模型》PDF+DOC2013年第04期 孙艳梅,苗凤娟,宋志章
  • 研究旨在建立和调试体外圆管狭窄模型 ,使之能够配合粒子成像流速仪 (PIV)进行狭窄下游流动分离区速度、湍流切应力的检测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采用粒子成像流速仪和压力传感器 ,对模型狭窄下游定常流湍流场速度、湍流切应力和压力进行定量检测 ,初步认识流动分离区速度、切应力和压力的分布特征。实验模型能够较好地配合 PIV和压力传感器进行流动分离区速度、湍流切应力和压力的定量检测 ;圆管狭窄下游流动分离区边壁局部存在明显的低速度、低压力和低切应力分布。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