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生物传感器研究脂多糖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PDF+DOC
作者:杨帆,崔小强,杨秀荣
单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出版:《化学传感器》2005年第02期
页数:2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HXCH2005020240
DOC编号:DOCHXCH200502024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SPR生物传感器在生命科学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5年第03期 王春艳,李莹辉,熊江辉,谭映军,聂捷琳,刘学勇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PDF+DOC2003年第05期 程慧,黄朝峰,段子渊
《SPR生物传感器测定胰蛋白酶与抑制剂的相互作用》PDF+DOC2003年第02期 杨帆,杨秀荣
《SPR生物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在生物特异性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PDF+DOC2002年第01期 段媛媛,刘德立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生物传感器技术的进展——BIACORE J 的应用》PDF+DOC2001年第02期 Rebecca L.Rich,David G.Myszka,章宗穰
《SPR传感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PDF+DOC2008年第06期 米永巍,刘国华,张维
《生物表面化学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在生物表面化学中的应用》PDF+DOC2008年第03期 琚黎华
《SPR技术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PDF+DOC2008年第01期 黄汉昌,姜招峰,朱宏吉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PDF+DOC2006年第05期 翁璇,郑小林,杨军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PDF+DOC2006年第04期 唐晓艳,张洪友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构成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外壁的主要成分,在正常条件下,脂多糖从活菌体上缓慢释放,当菌体破碎后大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脂多糖是一种两亲的分子,包括一个疏水性的磷脂部分(磷脂 A),构成细菌外膜最外面的部分,其亲水部分为多糖部分,伸出到菌体的外面。研究表明,脂多糖分子上的脂类部分和多糖部分都参与脂多糖的生物活性。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原理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BIA)技术可以在非标记的条件下实时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