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严冰,唐祯安,魏广芬 单位:中国兵工学会 出版:《测试技术学报》2006年第01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SJS2006010030 DOC编号:DOCCSJS20060100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超磁致伸缩薄膜特性及其在气体检测中的应用》PDF+DOC2008年第09期 赵建国,包岩峰,王福吉,刘巍,陈怒潭,刘冬 《聚苯胺/二氧化钛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PDF+DOC2007年第06期 太惠玲,蒋亚东,谢光忠,杜晓松,陈璇 《CO气体探测器研究进展综述》PDF+DOC2017年第10期 马浩原,叶勃颖,孙丽 《V_2O_5薄膜在传感器上的研究进展》PDF+DOC2005年第10期 李莉,童茂松,翁爱华 《使用三氧化钨薄膜之苯气体传感器》PDF+DOC2008年第02期 李佳言,张金龙,林秋丰,曾全佑,傅龙明 《聚吡咯薄膜的制备及其氨气敏感特性的研究》PDF+DOC2008年第02期 谢光忠,赵明静,蒋亚东,太惠玲 《表面等离子共振Ag/TiO_2复合膜气体传感器》PDF+DOC2008年第12期 符运良 《煤气生产车间CO气体浓度监控技术的研究》PDF+DOC2007年第10期 张慧明,龚晓明,邓航,周德红 《汽车驾驶室内CO报警装置设计》PDF+DOC2014年第05期 田艳艳,阎春利,王岩斐 《一种LED辐照激励下的室温NO_2气体传感器研究》PDF+DOC2013年第08期 贾丁立,胡明,李明达,刘青林
  •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总体能量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CO气体敏感薄膜中几种常用金属催化剂(P T,PD,CU,A G)的能量最低晶面,并对CO在这些晶面上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从结合能、C O键长、轨道布居、态密度等方面比较了C与金属成键强度及CO分子被活化程度.计算结果发现,CO在金属表面的吸附强度及金属对CO催化效果强弱的顺序是:P T>PD>CU>A G.得出结论:对于CO气体传感器,P T是通过金属催化剂添加提高灵敏度的最佳选择。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