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术导弹设计中空气动力学者所起的作用在改变中(摘译)》PDF+DOC
作者:D.R.Carlson
,晋晓林
单位: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出版:《现代防御技术》1983年第04期
页数:9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XDFJ1983040000
DOC编号:DOCXDFJ198304000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小型风洞的设计与实验》PDF+DOC2016年第03期 张进治,谢亮,刘立强,陈富强,高旭旭
《红外自旋导弹阻尼通道的分析和计算(交流载波系统理论的应用)》PDF+DOC1989年第01期 邹正浩
《战术导弹应用显参数识别的适应控制》PDF+DOC1978年第01期 C. F. Price,W. D. Koenigsberg,杜毅民
《美帝海军“标准导弹”》PDF+DOC1971年第05期
《锅炉冷态炉内空气动力工况测量与分析系统》PDF+DOC2003年第01期 杨宏军,王水龙,李建三,陈予辉,米志军,毛海帆,员利民
《无人机气动力地面车载测试系统》PDF+DOC2013年第03期 贾毅,张永升,刘丹,皮祖成,郎卫东
《模型(汽车)试验低速风洞设计》PDF+DOC2011年第01期 汪涌,龚光军
《精品推介》PDF+DOC2007年第10期
《战术导弹折叠尾翼展开动态测力试验技术研究》PDF+DOC2007年第02期 贾毅,李甘牛
《六维力压电天平研制与静态性能测试研究》PDF+DOC2014年第01期 贾振元,高翼飞,任宗金,刘巍
本文讨论了在战术导弹设计中空气动力学这门专业的进展。由于其它技术领域的突飞猛进,战术要求及目标的变化以及需要降低费用等原因使空气动力学工作者一再受到多方面的挑战。电子技术的革命给予气动工作者在初步设计阶级就有能力进行较准确的计算和试验,同时也要求他们按前所未有的飞行状态进行设计。本文着重说明其它领域内已取得的和将要取得的进展对导弹空气动力学工作者的任务带来的具体影响。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