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波的“掌弓旁路效应”与“取脉压阻效应”》PDF+DOC
作者:陈先农,罗致诚
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出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4年第02期
页数:6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ZSWY1984020050
DOC编号:DOCZSWY198402005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一种区分检测中医脉学脉波信息的新方法》PDF+DOC1984年第03期 陈先农,罗致诚
《脉搏波信号的提取与双域分析》PDF+DOC 王骞,徐雅洁,曾国强,孙明山
《寸口桡动脉助弯曲振动与管壁轴向张力》PDF+DOC1986年第01期 陈先农,罗致诚
《生物医学工程学》PDF+DOC1986年第05期
《阵列式薄膜锰铜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05年第04期 滕林,杨邦朝,杜晓松
《264名健康大学生寸口脉寸、关、尺三部最佳取脉压力之间的关系探讨》PDF+DOC2010年第09期 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宫爱民,员凤英,洪毓键,徐琎,程亚伟,何磊,许朝霞,张艳,李延辉,杨育慈
《略论脉诊的现代化研究》PDF+DOC2008年第05期 田国杰
《不同加压方法对压力型脉象仪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PDF+DOC2015年第03期 刘聪颖,梁金兵,张亚丹,汤伟昌
本研究观察到,当手指加压于寸口取脉区使血流受阻时,压阻点近心侧脉波发生陡化,而远心侧脉波发生平滑化,远、近心侧脉波的起点、峰点等特征点间出现不同程度的时差。远、近心侧脉波间出现差别的原因与著者所称为的“掌弓旁路效应”与“取脉压阻效应”有关,前者源于前臂与手部动脉的解剖学特点,后者是由于取脉力使桡动脉发生形变并使流阻增大的作用。本文不仅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脉学理论提供了某些实验依据,而且为合理设计多探头脉波传感器提供了理论基础。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