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模态分析的进展(一) 动态测试技术》PDF+DOC
作者:张令弥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全国高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研究会
出版:《振动.测试与诊断》1988年第02期
页数:7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ZDCS1988020130
DOC编号:DOCZDCS198802013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简谐振动测试系统的设计》PDF+DOC2001年第Z2期 马玉真,王新华,宋波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试验模态分析测试技术》PDF+DOC2000年第05期 张立军,余卓平,靳晓雄,周宏
《薄壁圆柱体结构水下试验模态分析》PDF+DOC1995年第S1期 丁思远
《动态测试基础课的设置与体系》PDF+DOC1991年第03期 黄一清
《微机在机械动态特性测试中的应用》PDF+DOC1989年第03期 刘峰,郑虎山,孟淑褰
《关于八四年度举办专题讲座的通知》PDF+DOC1984年第01期
《用脉冲激振法测定机构的动态特性》PDF+DOC1982年第04期 林志航,黄协清,曹西盛,顾崇衔
《高频激振作用下的塑性变形实验装置的设计》PDF+DOC2011年第03期 王仕全,温彤,李昌坤,魏丽
《用正弦信号激振法标定压力传感器参考灵敏度》PDF+DOC2007年第05期 梁星宇,王正,罗鸿顺
《模态试验分析在汽车车架故障诊断中的应用》PDF+DOC2007年第03期 曾桂香,李中华,胡少伟
一、引言试验模态分析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六十年代,主要采用正弦测试技术。在航空航天工业界,主要方法是基于正弦多点激振的相位共振技术。机械工业界则在基于正弦慢扫频激振的频率响应测试仪(当时称为机械阻抗分析仪或传递函数分析仪)开发成功后,利用实频、虚频特性的相位分离技术或异纳园拟合的识别方法来确定被测结构的动力特性。七十年代,试验模态分析技术蓬勃发展。基于快速富里哀变换(FFT)的动态信号分析仪和小型计算机在实验室广泛应用。采用各种宽频带激振的快速频响测试技术和在小型计算机上实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