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复昌,李向明,莫炳禄,公国庆,卢燕玲 单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东南大学 出版:《传感技术学报》1997年第03期 页数:5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CGJS1997030040 DOC编号:DOCCGJS199703004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高分子半透膜中的荧光猝灭动力学》PDF+DOC1996年第03期 阮复昌,李向明,莫炳禄,公国庆,邓颂九 《荧光猝灭反应的动力学》PDF+DOC1996年第03期 阮复昌,李向明,莫炳禄,公国庆,邓颂九 《银纳米粒子/碳量子点荧光传感器构建与应用》PDF+DOC2020年第11期 李娜,李梦,张贺,毛永强 《新型铜离子胶束自组装荧光化学传感器》PDF+DOC2015年第02期 胡晓钧,张智 《基于荧光猝灭的黄连素光纤传感器的猝灭机理研究》PDF+DOC1998年第03期 王英,刘万卉,王福昌 《荧光氧传感器的二点标定方法》PDF+DOC1998年第04期 阮复昌,范娟,莫炳禄,公国庆,卢燕玲,邓颂九 《氧对钌(Ⅱ)配合物溶胶凝胶膜荧光响应的影响》PDF+DOC2004年第07期 蒋亚琪,钟振明,陈曦,王小如,WONG Kwokyin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核酸适配体荧光法检测沙门氏菌》PDF+DOC2018年第05期 蒋晓华,丁文捷,栾崇林,代建国 《共轭聚合物离子荧光化学传感器》PDF+DOC 冯继昌,李扬,杨慕杰 《联噻唑衍生物荧光猝灭汞离子传感器的研究》PDF+DOC2007年第05期 熊小莉,刘德春
  • 基于化学发光及氧对荧光的猝灭作用,开发了一种荧光氧传感器(传感系统)。考虑到气体猝灭剂(氧)在高分子半透膜内同时存在吸附与溶解作用,一个新的荧光猝灭动力学模型建立起来了。该方程能够很好地说明荧光猝灭的机理,并能够非常准确地拟合实验数据。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