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测试技术的发展系列讲座》PDF+DOC
作者:张令弥
单位: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振动工程学会
出版:《振动与冲击》1998年第03期
页数:4页 (PDF与DOC格式可能不同)
PDF编号:PDFZDCJ1998030010
DOC编号:DOCZDCJ1998030019
下载格式:PDF + Word/doc 文字可复制、可编辑
《基于ANSYS的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的模拟研究》PDF+DOC2019年第09期 高芳芳
《基于ABAQUS的PET切片包装机钢结构有限元分析》PDF+DOC2018年第06期 袁志林,高翠芝,江海蛟,裴农,张东升
《作动器/传感器优化配置的研究进展》PDF+DOC2000年第04期 刘福强,张令弥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试验模态分析测试技术》PDF+DOC2000年第05期 张立军,余卓平,靳晓雄,周宏
《转角振型的全模态试验识别》PDF+DOC1993年第01期 汪凤泉,王敏
《应用激光测振技术提高模态试验测量准确度》PDF+DOC2012年第06期 蔡劭佳,王飞
《基于相关性理论的空间遥感器结构模型修正》PDF+DOC2012年第01期 郭崇岭,栗帅
《汽轮发电机定子端部绕组模态试验分析》PDF+DOC2009年第04期 陈小沁
《大跨斜拉桥模态测试与分析》PDF+DOC2007年第04期 张浩,陈应波
《模态试验分析在汽车车架故障诊断中的应用》PDF+DOC2007年第03期 曾桂香,李中华,胡少伟
随着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和基于FFT的动态测试分析仪的出现,产生了模态分析与试验这一新技术,并逐渐成为机械与结构振动排故和动态设计的重要手段,在机械、航空、航天、汽车、动力、土木等工程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模态分析与试验三十年的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有两项引人注目的“发明创造”:一是振型动画显示,使抽象的结构动力学特性易于为工程人员所理解;二是带力传感器的激振力锤,使模态试验简单易行,并从试验室走向现场。第二阶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模态分析与试验有了长足的进步,提出了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